快科技4月10日消息,近日有司机开智能驾驶闭眼睡觉超速行驶百公里,智能驾驶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
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即领航辅助驾驶,也被称为自动辅助导航驾驶或导航辅助驾驶。根据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NOA被业内认为处于L2与L3级自动驾驶之间。
由于法规限制,我国L3级自动驾驶此前并未落地。因此,在售的各款车型上市时大力宣传推广的 智能驾驶 ,究竟是辅助驾驶还是自动驾驶,企业和消费者对此的理解和解释并不相通。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2024年我国乘用车L2级,也就是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新车渗透率已经达到57.3%。
随着智能驾驶渗透率的提升,相关事故和争议也越来越多。当车辆具备在一定条件下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也能正常行驶的功能这一前提下,事故发生的瞬间,究竟是驾驶员在驾驶还是系统在驾驶,难免成为事故主要责任争议的焦点。
相关律师表示, 关于智能驾驶汽车交通事故,目前主要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进行责任划分。交通事故责任需要根据不同主体的过错进行归责,智能驾驶汽车的行车安全涉及多方主体,如生产者、销售者、所有人、使用人、驾驶人等。在个案中,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形划分责任。此外,企业还应严格履行告知义务,避免驾驶员将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作为自动驾驶功能使用。
在此前发生的相关事故中,碰撞瞬间是驾驶员在操作驾驶还是智能辅助系统在驾驶,以及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干预、接管等问题,始终争议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