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得物做年轻人的生意,从700万到7000万,年GMV翻了10倍

内容摘要【亿邦原创】大概谁也没想到,自己的2024年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亿邦动力的年初调研中,不止一位商家告诉我们,他们在2024年的成绩,虽然GMV数字很漂亮,但净利润却很少,几乎是白忙一场。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他们连语气都是哀伤的。有袜子商

【亿邦原创】大概谁也没想到,自己的2024年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亿邦动力的年初调研中,不止一位商家告诉我们,他们在2024年的成绩,虽然GMV数字很漂亮,但净利润却很少,几乎是白忙一场。

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他们连语气都是哀伤的。有袜子商家流水200万元,却要花100万在投流上。有女装商家卖100单,退货退款就有75单,老板苦笑着说“这还怎么赚钱?”当同行或倒闭,或关店的消息越来越多,商家们对电商行业未来的信心就愈发减弱。

谈及2025年的规划,商家们十分默契地达成了共识,即在流量红利消退、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他们将不再盲目追求GMV增长,而是优先保障利润以维持现金流和抗风险能力。“利润为王,不想赔本赚吆喝,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有商家这样总结道。

选择一个合适的、有增长、有利润的电商平台,会让商家实现利润目标变得事半功倍。此前大多数电商平台过度迎合消费体验、轻视商家利益的做法,显然与商家新经营诉求背道而驰。而在近日,得物出台了一系列降费政策,包含降佣金、简化扣费规则、营销返费,给身处发展困境中的商家们增添了一份信心。

从这一系列政策中受惠的商家告诉我们,得物真正地回应了商家“追逐利润”的经营诉求,在为中小企业纾困的同时,还为发展中的商家充实了新品研发资金池。在他们心中,得物正是一个能让商家以低成本赚到钱的电商平台。

01

同一条裙子,单笔利润跃升32%

卖同一条188元的裙子,女装商家小刘今年每笔订单的成本要比去年少整整40元。

女装竞争激烈,生存不易,往往需要在流量获取、库存管理等环节精打细算。每省下来一块钱,就可能直接成为其净利润。小刘算了一笔账,今年享受了得物调整收费模式和费率优惠福利政策后,每一笔订单成本立省68%,商家单笔预计收入比原来增长32%。

这样有效的“降本”,都源于得物主动让利,降低费率大大节省了他们的经营成本。今年年初,得物主动下调了鞋服箱包、美妆个护、运动户外、母婴宠物、3C数码、食品饮料、潮玩家居等30余核心类目费率,最高降幅达16%。

在得物,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某百万GMV级别的潮流服饰品牌入驻得物后,单价商品费率支出减少13%,年度成本节省超13万元。商家们还告诉亿邦动力,此前要交给平台的费用有“技术服务费”、“操作服务费”等多项,今年都整合为了一项“平台基础服务费”,不仅费用更低,账单明细还更清晰了。

“一直以来,得物就不收退货退款订单的佣金,现在确认收货订单的佣金也降低了,真是能帮我们节约不少成本,减轻今年的经营压力。”福建一家运动户外商家在得物经营已有3年,在他看来,得物这次降费政策力度很大,是前所未有的。

对主营大牌美妆产品的商家来说,得物首创的“费率一口价封顶”对其生意影响更大。得物2025年新规下,无论商品价格多高,单笔订单服务费不超过类目设定上限,即使卖出一单5000元的贵妇面霜,平台最高收199元佣金。

商家们都深深感知到,除了真金白银的平台降费外,得物新政还有两重好处:

一方面,省下来的佣金可以用于丰富不同价格带货盘和新品宣发。在得物,某新品潮牌日销破万单,在费率直降8%后,有了更多资金预算孵化新品,再叠加平台新品流量扶持,新品订单直接飙升300%,离今年的业绩目标更进一步。

另一方面,平台降费后,有部分商家也愿意主动让利消费者,进一步提升价格竞争力,撬动更大规模生意增长。一位得物国货美妆商家降价15%,冲上热销榜,日GMV暴涨47倍,成功达成薄利多销效果。

还有商家在费率下调后,将在售的国际高端大牌YSL某款口红产品降价5%,带动日均商品曝光UV翻了1.8倍,GMV环比猛增231%。不少卖YSL、Dior、Gucci等大牌香水,以及MAC、阿玛尼等品牌口红的商家,采取同样经营策略也实现单品维度销量近2倍的增长。

在降费政策外,另一项“营销返现”政策更是让他们振奋人心。根据新规,2025年,得物商家使用“商业化推广工具”投入营销费用时,平台可按比例获得现金返利,投多少返多少。

有运动品牌月投50万返50万,综合成本下降30%,爆款销量直冲行业TOP1。还有商家告诉亿邦动力,虽然他在得物的流量绝大多数是免费的,但“营销返现”依然能让其整体流量成本直降3-4%。

主动让利、简化收费规则、叠加营销返利补贴等系统性举措,既是得物在回应商家“追逐利润”的诉求,降低商家综合经营成本,也是平台在努力助力商家实现长效经营,给产品研发、新品打造留出更充分的生长空间,做长期主义的生意。

02

用“三低”成本赚钱,90%以上流量免费

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商家们追逐利润的第一步,就是严控支出。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平台扣点、流量费用、员工薪资、售后成本......每一项开支都在挤压他们的盈利空间,稍有不慎就会“白辛苦一场”,甚至入不敷出。

图源:摄图网

不止一位商家告诉亿邦动力,不同电商平台的经营成本进行对比后发现,他们在得物的综合经营成本是更低的。

吸引某代理美的的家电经销商深耕得物的理由只有1个,在这里能低成本赚钱,尤其是流量成本。他刚入驻得物1、2天时,还没开始投入什么精力和资源,立马就有订单。去年在得物推广0投入,其小家电业务还创造了三四百万元的GMV,最高业绩单月70-80万元。

这是因为,得物更重视商品维度、弱化店铺概念,把更多的流量给到新品及热销商品,商家的货盘越丰富,价格带布局越全,就能得到更多的流量曝光及费率优惠。因此不需要“养链”,不用额外投流,即可快速起盘。通过自然流量跑出来的潜力单品,商家还可以使用“商业化推广工具”扩大曝光,提高生意规模及经营效率,按照现行的得物政策,这部分也有1:1的返现补贴。也就是说,在得物的流量费用,在总经营成本的占比极小,绝大多数商家的这项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上述美的经销商开玩笑说,“在得物可以白薅平台90%流量,省去大笔推广费”。某种程度上,推广费就是商家“养链接”的费用,而得物一个商品只有一个链接,热销商品只要商家有货,无需养链接即可继承全量销售,自然没有养链接的开支。

与此同时,新品靠自然流量可快速冷启动。比如,得物平台内的流量入口也是几乎全部免费的。“产品报名了平台的一些营销活动,例如‘疯狂周末’,增加曝光,卖得好的产品会进入‘得物好价’的入口,流量会自动聚合。而这些全都无需付费。”他说。

另有游戏配件经销商直言,“我们手上的货源是贴合得物用户需求的,像爆品里面罗技粉色键盘、鼠标,本身就是流量款,只要有货,出到一定价格就会有自然流量,不需要推广也有客户下单。”

除了流量成本低外,不少得物商家的感受是得物人力成本也很低。以往,一个成熟的运营团队至少需要10人左右,生意规模越大,团队人数会迅速膨胀至数十人、数百人。

而得物采取半托管模式,商品统一为白底图片,客服可交由平台负责,商家无需在店铺装修、封面拍摄等环节耗费精力。省去了这些基建环节,得物的人效产出往往是更高的,团队人数也只需2、3个人。武汉品诚唯创负责人殷凡说:“以往的渠道单人单月大概产出50万元销售额,得物能做到七八十万元。”

另一个穿戴甲商家在得物上的团队,仅一个售后、两个运营,这个3人小团队,每天可以处理2000笔至3000笔订单,旺季销售额可达百万元以上。前文游戏配件经销商搭建的得物团队是,3个运营在兼职做,每人每天只需大概花3个小时开展工作,“工时换算约等于不到1个全职,工作很简单,主要是出价调价、发货包装等”,他说。

高退货率是大多数商家都头疼的问题,尤其是服装、生活日用等整体行业退货率偏高的商家。但这一烦恼在得物几乎不存在。前文所述的卖裙子的小刘,她在得物的综合退货率仅10%,“全网服装行业退货率动辄就70%-80%,在得物做生意大大节省了商家售后成本,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地将经营所赚拿到手。”

有机车头盔经销商表示,他在得物的退货率是全平台最低的,不到10%,而其他平台退货率达到40%-50%。另某潮玩供应商称:“得物用户对潮玩产品有着极高接受度,其退货意愿最高不到3%。”还有商家透露,得物的静默下单率非常高,能占到70%—80%,“客户很少会来咨询,很多直接就下单了”。

流量成本低、人力成本低、售后成本也低,再叠加上这次得物平台下调基础费率,商家生意经营中显性和隐性的成本均得以有效降低。而只有商家做到降本、省心、有效经营,在电商平台实现盈利才有更大可能性。

03

3年GMV翻100倍,收获不止于高增长

在经济寒冬里,信心就是金子。而高增长是商家信心的唯一来源。相比以往的实体零售,过往电商连续多年保持高增长,而近些年越来越多面临增长乏力、增长停滞的质疑。但在亿邦动力的研究中,电商行业的高增长从未停止,而是在各个电商平台中流转。现在,得物就是那个有高增长、能给信心的平台。

据统计,近一年得物年销过亿商家数年增70%,超5000万商家增长50%,近半年入驻得物商家数增长324%,动销商家数同比增长294%。这是电商平台中少见的高双位数,乃至三位数增速。

去年6月刚入驻得物的小米家电经销商,一周内大家电日销就突破了15万元,当月总销售额约200万。“在得物基本上可以实现50%以上的增速。”负责人说。

不止是新商家如此,还有一位资深得物商家,至今仍保持着高增长态势。潮玩经销商马向荣(化名),从2021年开始做得物,2022年生意规模迅速翻10倍,2023年又翻了10倍,三年时间里,翻了100倍,前年700万GMV在2024年已翻倍为7000万元。

可以看到,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类目的新老商家们都在得物实现了高增长。更重要的是,这种增长不仅仅是GMV数字上的增长,而是有更为丰富的价值内涵,体现在新品爆款打造、目标人群拓展、平销期增长等方面。

拿“新品爆款打造”来说,得物的新品打爆概率要大得多。一方面,平台心智比较强的鞋服等品类,在其他平台下滑或平缓增长的情况下,得物增速远超出其预期。2024年5月,安踏儿童在得物首发了鞋类新品“欧文一代少年版”,上架6分钟就售罄。

周大生与得物联名打造的“黄金上上签”新品

乳饮品牌伊利x线条小狗IP(左)、乳饮品牌伊利x黄油小熊IP(右)

另一方面,平台新兴高增长行业如食品饮料、黄金珠宝等,新品销量也令人惊喜。像是乳饮品牌伊利x线条小狗IP得物上线3天就售罄,和黄油小熊联名爆款商品,得物上销量占全渠道的60%。周大生与得物联名打造的“黄金上上签”新品1分钟售破10万、31小时GMV破百万,品牌每个季度都能稳定产出新品爆款。

这是因为,在得物上架新品,更多的是比拼产品本身的实力。只要商品优质、价格有吸引力,流量自然滚滚来,无需额外投流、合作KOL等工作上耗费太多力气。当得物用户认可产品时,他们会像自来水一样,自发地在社区内分享心得,而这些内容会被社区推送分发,持续为商品引流。

这也使得得物上的新品、爆品销售期,要比其他平台长得多。举个例子,多数服装爆款在传统电商平台的生命周期只有3个月。而在得物,一个爆品在经历一个周期后,下个周期还能卖起来。2019年,迅笛的一款经典裤装至今仍在得物热销,过去五年年从未做过任何改动。“每个冬天结束,春夏它又会被分配流量卖起来。”

不止是新品爆款,有商家对高增长的原因追本溯源,发现“持续的新客增长”才是在得物业绩攀升的永动机。有电商行业观察者告诉亿邦,得物的主力人群以90后、00后为主,且平台累计用户已超5亿,购买力强、购物需求覆盖人生各个阶段,和其它电商平台的用户重叠度很低。这使得得物成为品牌拓展新客、抓住新生代消费主力人群的黄金圣地。

可口可乐就是一个典型例子。2024年1月正式入驻得物,仅用时3个月,可口可乐就一跃成为饮料类目TOP1。究其原因,期间得物单场活动为可口可乐拉动品牌新客近20万人,大牌日活动带来品牌新客19万,额外带来6000万平台新客商品曝光。

国货美妆品牌韩束得物负责人曾表示:“我们选择与得物合作,就是抓住未来5年的年轻市场。其他平台不一样的是,(得物)已帮我们打开了95后的增量市场。”据悉,韩束在得物抓住“男士护肤”赛道和礼赠场景,去年520期间,20天内就销售额破1000万元,共吸引了4万新客,成为得物平台内国货美妆个护品类的Top 1。

与此同时,区别于以618、双11为主的大促营销节奏,商家们在得物可以实现错峰销售、平日销售高增长。某机车头盔商家的感受是,“得物在淡季时平销很厉害,像520、214、七夕、圣诞等主打送礼心智的节点,平台数据涨幅较多,倍率在1.5到2倍。”某美妆大牌经销商去年12月入驻得物,抢在双旦礼赠节点,首月GMV达到1100万。

高增长、高产出、低运营成本、低退货率……在当下内卷的电商行业里,得物正呈现另一种发展可能,而商家在得物的生意也似乎更接近零售电商本质。瞄准“低成本、能赚钱”的奶与蜜之地,越来越多不同类目,像是美妆个护、运动户外、鞋服、潮玩、食品饮料、黄金珠宝等行业商家选择加入得物,享受得物降费红利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真真切切的生意增长。

对入驻得物感兴趣,请点击链接报名咨询。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