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与家人生嫌隙爆发争吵,75岁的安徽老人刘大爷负气出走,一路流浪来广州并得到及时救助。新快报记者近日从广州市救助管理站(以下简称“市救助站”)获知,这位“倔强”的高龄受助者在工作人员的悉心关怀和开导下,已与家人尽释前嫌,并随其亲人开开心心踏上回家路。
一碗热面终结流浪之路
淋漓细雨之后,深夜的广州街头有了少许凉意。当流动救助服务队将蜷缩在街角的刘大爷送到市救助站时,老人的裤脚还沾着斑驳的泥点。值班工作人员很快捧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招呼刘大爷:“您先垫垫肚子,咱们这儿就是您临时的家。”热面暖汤和贴心的照护,温暖了老人的心,也终结了他颠沛千里的流浪之路。
次日清晨,市救助站“老魏工作室”负责人魏润能发现刘大爷情绪低落,满面哀伤与迷茫,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未干的泪痕。“我猜想老人家心里肯定藏着很多事,于是像老朋友一样坐下来跟他聊天,试图打开他的心结。”老魏说,在他的开导下,刘大爷突然哽咽着开口,将与家人争吵的细节一股脑道出。说到激动处,他用手掌重重拍在膝头,看得出离家数日,心中不忿仍未平息。
原来,刘大爷有5个女儿和1个儿子,之前和儿子在安徽省阜阳市一起生活。几天前,他和老伴、儿子、儿媳因家事爆发激烈争吵,自觉“众叛亲离”的老人负气离家,一路流浪来到广州。
家庭矛盾让刘大爷满腹委屈,他向老魏倾诉:“这次出来就不打算回去了。”
电话连线隔空千里和解
“老哥,说句掏心窝的话,你看谁家过日子没有个争吵的时候,等气消了,爱人、子女还是你世界上最亲的人!”老魏循循善诱,“你说子女不管你,这不对!这样,你把他们的联系方式给我,我来说说他们。”开解大爷的同时,老魏还对刘大爷的境遇表达共情和理解,顺利拿到老人家提供的5个女儿的联系方式。
“老魏工作室”工作人员和驻站社工立刻行动起来。一方面,他们继续对刘大爷进行心理疏导,轻声细语地安抚,化解他内心深处的心结;另一方面,全力联系其亲属,帮助刘大爷早日回家。
按照老人提供的电话号码,工作人员和社工逐个联系刘大爷的女儿,可打了几个电话不是停机就是无人接听。经过一番周折和等待,工作人员终于联系上老人的二女儿刘女士。
“我爸爸身体好吗?我们到处找他,这几天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啊……”刘女士得知父亲流浪到广州,悲喜交加,得知市救助站给予刘大爷悉心照料,驻站医生还为他检查身体后,才稍稍安心,言语之中满是感激之情。工作人员抓住时机,劝导刘女士积极与父亲沟通,妥善解决家庭矛盾,让老人回家安享晚年。刘女士当即表示会劝和父母,自己路途较远,但自己的儿子在广东清远,她会让自己的儿子去接回刘大爷。
爷孙牵手踏上回家路
但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刘大爷因家庭矛盾,心里还憋着气,坚决不同意和老婆、儿子联系,也不愿意跟随外孙返乡。
“老哥,你女儿特别担心你,要不是路远,今晚就亲自来接你了。”老魏继续开解刘大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听了老魏的温言细语后,老人脸上有了笑容。“你贵姓呀?”刘大爷问老魏,当得知老魏姓魏后,他竖起大拇指称赞:“姓wèi,你们真是做到了为人民服务!”感激之余,刘大爷终于同意跟外孙一起回家。
次日傍晚,老人的外孙急匆匆赶到救助站。久别重逢,爷孙俩紧紧抱在一起。办理完离站手续后,刘大爷牵着外孙的手,满心欢喜地踏上回家路。
“我们对刘大爷的救助,不仅是基本生活照料,更重要的是我们挖掘到了刘大爷家庭矛盾这个核心问题,站在第三方的角度,通过耐心劝导,让他真正认识到家人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人。”市救助站负责人告诉新快报记者,近年来,市救助站在救助管理工作中一直不断努力,做到关爱更多一点、服务更周到一点,尽最大努力发现受助人员内心问题,并针对问题开展精准服务,让工作更有成效、更有温度,真正实现“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的服务宗旨。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李斯璐 通讯员 王海丽 李雅森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