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苗怎么种植和管理?

内容摘要一、整地起畦丝瓜种植应选择土质肥沃、湿润、有粘性、排灌方便的田块。这样的土壤条件有利于丝瓜的生长和发育。深翻土地后进行晒白,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一般畦高35厘米,畦宽150-200厘米。畦以东西方向为佳,这样可以确保每畦都有足够的

一、整地起畦

丝瓜种植应选择土质肥沃、湿润、有粘性、排灌方便的田块。这样的土壤条件有利于丝瓜的生长和发育。深翻土地后进行晒白,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一般畦高35厘米,畦宽150-200厘米。畦以东西方向为佳,这样可以确保每畦都有足够的光照。在起畦的同时施足基肥,以保证土壤疏松、肥沃。春植丝瓜应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的厩肥、禽畜粪便等有机肥1500-25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夏丝瓜生长时期气温高,容易徒长,一般基肥要少施。反季节栽培丝瓜的生长时期主要在冬季和早春,气温和土温均较低,必须多施一些暖性基肥,如鸡粪、牛粪等,以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育。

二、播种育苗

丝瓜喜较高温度,低温下幼苗生长慢。一般春丝瓜采用浸种催芽后直播,也可采用育苗移栽。

播种前一般要先催芽,用清水浸种8-10小时后,取出沥干。种子用纱布包好,放在温暖处,大部分种子露芽后即可播种。每亩用种量200-500克。每穴播种子3-4粒,播后覆土1.5厘米,并淋足底水,3-4天即可出苗。

早春采用塑料薄膜覆盖防寒保温,用营养杯育苗,可提高出苗率。育苗期间要注意控制湿度,预防猝倒病(苗烂脚)的发生。

夏丝瓜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植株生长壮旺,采用育苗移植,可防止徒长。育苗基质的pH值以6.0-7.5为宜,可用菜园土、煤渣、蔗渣等有机质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混合而成。然后把基质装入育苗杯中,淋足水后再播种,播种后覆盖基质1厘米厚,再淋水1次。苗期基质湿度以40%-60%为宜,空气湿度以60%-70%为好。

三、定植

丝瓜苗期在保证不发生徒长的情况下应适当追肥,以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幼苗质量。一般用稀薄的人粪尿或0.1%的尿素追肥1-2次。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后即可移植。

丝瓜栽培密度因不同季节、不同栽培方式而不同。种植的规格,一般为双行植,春植时,株距为20-25厘米,秋植时株距为35-40厘米。采用单行植时,株距应适当缩小。每亩植2000-2500株。

四、田间管理

1.施肥方法

生长前期应避免偏施氮肥,通常在坐果后加强追肥。春丝瓜在第1雌花出现时,第1次追肥,每亩施复合肥约40千克或腐熟的猪牛鸡粪400-500千克,并结合松土培土进行。采收1-2次后再追肥1次,以后根据植株的生势情况进行追肥。

结果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需肥水量增加,因此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丝瓜吸收肥料。结果期每隔5-7天追施速效化肥5千克,以延长结果期。夏丝瓜初开花时结合培土培肥1次,每亩用复合肥30千克。到采收期后每采收2-3次追肥1次,每次每亩用25-40千克的复合肥。秋丝瓜则要在下足基肥的情况下,做到勤施、薄施,以满足生长和结果的需要,具体的做法与春丝瓜相同。

在温度回升比较稳定后,要及时进行中耕、培土和除草,结合培土施肥料,在畦中间开沟,每亩施土杂肥500千克、复合肥25千克。大棚塑料薄膜覆盖栽培应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分期追肥。苗期早施薄施促蔓叶肥,开花结果期重施肥,具体的施肥方法和用量可参考适时栽培做法。棚内使用的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少用或不用碳酸氢铵化肥,施用尿素时要采用沟施或穴施,随后覆盖泥土,防止植株氨气和亚硝酸中毒。

2.水分管理

春丝瓜:前期的气温较低,必须淋水时,应选在晴天中午前后进行,以利保温。开花结果期,应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淋水或灌水,确保水分的供应。遇雨天应注意排水。

夏秋丝瓜:由于气温高,耗水量大,苗期要勤淋水,晴天早晚各1次。开花结果期可采用灌溉或畦沟浸水等方法保持土壤湿润,但水面不能高于畦面处,畦面土壤湿润后随即排水,遇暴雨需及时排水。对于高畦深坑栽培的,沟内可保持一定水量,但水面要在畦面的20厘米以下。

3.中耕培土

丝瓜根系发达,宜进行浅中耕,以免损伤根系。一般在搭架前浅耕2-3次,同时清除杂草。生长期间则需培土4-5次,以促进生根。开花结果前应结合施肥进行1次大培土。

4.搭架引蔓、整枝压蔓

丝瓜一般在蔓长30-60厘米时就应搭架,生产中多数采用“人”字形支架,也有采用棚式支架的。

丝瓜爬蔓后,应及时绑蔓,收紧要适度。春秋丝瓜当幼苗高20-25厘米时应插竹搭架,然后将基部的侧蔓除去,采用“之”字形引蔓上架。春秋丝瓜一般上架后不摘除侧蔓,如侧蔓过多,可适当摘除一些较密或较弱的侧蔓。生长中后期,适当摘除基部的黄老叶和病叶。

夏丝瓜在蔓长50厘米左右培土压蔓1次,瓜蔓长70厘米左右再培土压蔓1次,将蔓盘在畦面上,摘除侧蔓。待雌花出现后插竹搭架和引蔓,引蔓应采用“之”字形,让蔓叶均匀分布于棚架上,应及时整枝。下部主蔓上的侧枝,宜全部摘除。上架后的侧枝,坐了2-3个瓜后即应摘顶,待瓜采收后,再将侧枝除去。整枝的同时要摘除多余的卷须、大部分雄花及畸形幼果。结果盛期,要及时摘除过密的老叶及病叶。开花坐果后,要及时理瓜,消除影响幼瓜生长的卷须等,必要时可在幼瓜开始变粗后,在瓜的下端用绳子吊一块石头,使丝瓜长得更直、更长。

5.塑料薄膜小拱棚、大棚的温度管理

丝瓜播种或定植后5-7天是出苗期或缓苗期,一般不揭膜通风,以提高棚内温度,保持湿度,促使幼苗出土或缓苗发根,棚内温度应保持20-30℃为宜。

幼苗出土后或定植的幼苗成活后,要进行通风锻炼,并逐步增加通风量。10℃以上的晴天,在上午10:00后,揭开棚的两头,使棚内外气流缓慢交换,再后将左右两边的薄膜打开,至下午4:00左右再盖好。阴雨天则应减少通风量。

要注意棚内湿度变化,如果棚内湿度过大,薄膜蒙积一层水气或者水珠下滴,可以将膜轻轻拂动,清除水珠,并将棚两头打开,待湿度降低后再封好。也可应用无滴膜覆盖。随着植株的长大,小拱棚也可适当加高一些。待到2月下旬,气温稳定上升时,可以揭去薄膜,拆除小拱棚。

6.人工授粉

丝瓜属雌雄同株异花植物。为了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膨大,必须加强人工辅助授粉。人工授粉可结合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绿旺钾等,以提高授粉效果。一般在下午5:00-6:00取当日开放的雄花进行授粉。丝瓜开花时,要尽量减少使用农药,以免影响传粉昆虫的活动。

五、适时采收

丝瓜从播种至初收,一般需40-60天。丝瓜果实发育快,开花后10-12天就要采收。采收标准是瓜身饱满、匀称,果柄光滑,果实纤维尚未硬化,嫩瓜大小合适。如果采收过迟,纤维硬化,不能食用。采收容易老化,不耐贮藏,采收后应立即出售。一般延续采收30-60天,不同季节其采收期有所不同。

综上就是丝瓜苗的种植管理要点介绍,丝瓜种植只要掌握了合适的方法,实现高产量和高品质还是没问题的。

关于丝瓜苗怎么种植和管理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